我在同學圈,被同學們稱為,計算機高手。后來進入市場營銷圈,被同事稱為,銷售第一人,營銷第一人。
對于這個稱呼,我可不敢當。我還是習慣稱自己為,營銷人,商業老兵。
我從一個拿死工資的程序員,轉變成營銷人,又從營銷人跨越成商業老兵,創立商業營銷咨詢公司。現在的我,有將近17年的工作經歷,服務過的企業超過1000家。
這么多年下來,妙飛我經歷了人生的風風雨雨,不管是企業管理,市場營銷,識人用人,還是家庭情感,以及人們的決策和投資判斷方面都有自己的思考和總結。
最近我在寫賺錢主題的經驗,有網友找我咨詢問題,雖然問的都不大一樣。
但是,結果都是想成為有錢人。根據我的經歷,你想要成為有錢人,一定要跳出這三種心態。否則,只會越混越倒退。
第一、跳出學生心態;
學生什么心態?虛心學習就有好成績,將來能找好工作。這是學生該有的心態。
但是,你進入社會就不能再抱著這個心態。社會是圍繞著金錢運轉的系統,不需要考分和成績。
你想想,你在學校學的是理論基礎,應用技能,是找工作生存的能力。學校有教你賺錢的課程和方法嗎?沒有,對吧!
所以進入社會,就不要用以前的慣性思維來為人處世。
該你表現的時候,你覺得虛心才能進步,就你這狀態,什么機會都把握不住。
該你拼搏爭取的時候,你覺得這樣不好吧,就當學習經驗了,你不去爭取,到最后,活該你是窮人。
社會運轉的規律是什么?是鬼谷子,是狼性文化,是弱肉強食,是人性的弱點。
你想成為有錢人,請你盡快跳出學生的心態,然后進入一個新的狀態。
老子道德經說,天之道,損有余而補不足。人之道則不然,損不足以奉有余。
啥意思?不管你現在是什么年齡,你想在社會立足,成為真正的有錢人,你就要好好思考,你的價值有多少,你要把價值營銷出去,用價值去滿足部分群體的需求。
第二、跳出勤奮心態;
勤奮心態要伴隨我們的一生,因為從小我們都被家長、老師和上司教育,一定要勤奮,一定要努力,天道酬勤。
我覺得,一點沒錯,做人就要勤奮,前提是建立在正確的方向上。
尤其是賺錢,成為有錢人這件事上,一定要符合社會發展的主流趨勢上。
雷軍,37歲財務自由。已經非常瀟灑了,但是他發現,馬云、劉強東,都比他成功。
他夠勤奮,夠努力,夠智慧,為什么沒有他們賺得多。他開始反思。
雷軍發覺,辦公軟件市場太小,能付費的人就更少了。即便他做到行業第一,也只能賺那么多錢。
他要找一個規模更大的市場。手機人人都要用,單價比較高,市場空間巨大。于是他開始進軍手機行業,做小米手機,二次創業。
事實你也看到了,小米公司今天的規模,賺發了!
光勤奮是不行的,清潔工很勤奮,凌晨三四點就起來干活了。打工人很勤奮七點就起來準備坐地鐵,等公交上班。市區里做生意的更勤奮,早九晚九,全年無休。
他們都很勤奮,但是成為有錢人、富人,實在太難。因為他們選擇的商業模式都是有上限的。天花板太低,怎么做就那樣子。
你想成為有錢人,一定要跳出勤奮心態,多在商業模式上下功夫。
以前,賺錢需要設備、場地、產品研發、高級人才,品牌加盟,豪華裝修,精英團隊。賺錢的都是地產的,機械制造的。
今天時代迎來數字模式大變革,賺錢的都是做虛擬的。靠開發軟件,修改軟件,運營軟件賺錢。
你覺得門檻高,那就寫營銷文案、錄制專業領域的視頻課程、音頻課程,只要你覺得能幫助人們解決問題和痛點,就把它制作做出來。
這樣你就可以重復銷售,并且不會產生更多成本。萬一成為爆款,一個月就能賺上百萬。
實際上,真正賺錢,并且能讓你成為富人的商業模式,真的不需要勤奮,你看賺錢的人,工作的時間很少,大部分在思考和做決策。
第三、跳出助人心態;
心地善良的人,都喜歡幫助別人。看到別人不如意,有困難,就要上去獻計獻策。
身邊親朋好友同事有任何事就要過問一下,能力范圍的事就盡量自己安排。
仿佛所有人的事情都是他的事情,他若不管,這個事就不能正常運轉下去。
你發現沒,一般這種人還有一個特點,就是覺得自己啥都懂,有一套自己的理論。不管什么事,他就要上去說個一二三。別人不認同,就和別人爭個臉紅脖子粗。
結果,話沒少說,事沒少做,還落埋怨。你心好,你想幫別人,沒錯。但是,點到為止。
妙飛我把老祖宗的話轉達給你,法不輕傳,醫不叩門,人無棄人,物無棄物,世界上的萬物各有價值。
你操心太多,太消耗你的精力,而且給你帶來無窮的煩惱。
所以,在你沒有成為真正的有錢人之前,少關心別人,少干擾別人。
你有好的價值和觀點,多用在你自己身上,多研究自己,把精力用在讓自己成為有錢人的這個目標上。
我不是不讓你助人,你在沒錢的時候,你怎么幫助別人,你能幫助什么!
人生最大的坑是什么?關心別人,不關心自己。
你想成為有錢人,先把心思用在你自己身上,等你功成名就,你再去助人不遲。
那時候,也許你起心動念,隨便一句話,一個動作,就能給別人帶來命運上的改變!
最后,妙飛祝你,跳出這三種心態,厚積薄發,收獲屬于你的舒適人生,美好生活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