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看了一段采訪科技行業大咖的視頻。他分別對互聯網科技公司進行簡短點評,大咖點評的非常犀利。(想看完整視頻的可以自己在網上找)
妙飛看來,這些公司,論哪一家,他們是有著20年歷史的老企業,論贏利能力,他們每家都是年入千億的龍頭企業。
百度曾嘗試做電商的產品叫做百度有啊,沒做起來。最近,百度在人工智能方面關注度非常高,與吉利汽車等車企建立有合作,專注無人汽車,人工智能方面。
微軟嘗試做互聯網必應搜索平臺,也做不到前列。但是在銷售軟件付費率越來越高。
騰訊做社交做游戲,屬于TO C業務,TO B業務沒有完全做起來。但是,我看過馬化騰的演講說,剛開始做騰訊,主要業務和盈利是依靠軟件開發和幫助企業做一些網站。但是后來在社交上成績好。移動互聯網出現,他們做的微信就做的非常好啊,在微信企業服務方面成績越來越明顯。
人挪活,樹挪死。基因可以隨著人與環境的變化而變化,也有如諾基亞、柯達等企業變化不好。像特斯拉的馬斯克,還有IBM這樣的百年企業就經歷了非常多的變化。他們變化的非常好。
他們的未來還是非常好,畢竟擁有資金實力和研發能力,可以快速的進入一個完全新的領域,甚至收購創新企業。
如同,很多人剛開始做事業,切入點比較超前,做的非常好。后來市場瞬息萬變,他還抱著老思想找出路,思維已經固化了,那就只能被時代淘汰。
最近,我經常看一些社交評論,第一次看到有人問,劉德華是誰呀?我以為他們在開玩笑。后來,經常在評論區看到,這個劉德華是誰?這個洪金寶,胖老頭是誰?還有昨天發生的任達華被捅刀事件,依然有人問,任達華是誰?還有很多很多……
他們終將要退休。00后及以后的人,他們關心的是誰?他們關心的是哪位大明星?
妙飛縱觀互聯網20年,看他們起伏沉落。他們終究會老去,終究會退出歷史舞臺,終究十八年后,很難記得誰是誰。
作為80后,都是正當年的人。還是盡量少一些空談,多一些實干。盡量少一些抱怨,多一些感恩。盡量少一些負能量,多一些正能量。盡量少一些自滿,多一些謙虛。盡量少一些懶惰,多一些勇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