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德第三十八
上德不德,上德謂太古無名號(hào)之君,德大無上,故言上德也。不德者,言其不以德教民,因循自然,養(yǎng)人性命,其德不見,故言不德也。
是以有德;言其德合于天地,和氣流行,民得以全也。
下德不失德,下德,謂號(hào)謚之君,德不及上德,故言下德也。不失德者,其德可見,其功可稱也。
是以無德。以有名號(hào)及其身故。
上德無為謂法道安靜,無所改為也。
而無以為,言無以名號(hào)為。
下德為之言為教令,施政事也。
而有以為。言以為己取名號(hào)也。
上仁為之上仁,謂行仁之君,其仁為上,故言上仁也。為之者為仁恩。
而無以為,功成事立,無以執(zhí)為。
上義為之為義以斷割也。
而有以為。動(dòng)作以為己,殺人以成威,賦下以自奉也。
上禮為之謂上禮之君。其。禮無上,故言上禮。為之者,言為禮制度,序威儀。
而莫之應(yīng),言禮華盛實(shí)衰,飭偽煩多,動(dòng)則離道,不可應(yīng)也。
則攘臂而仍之。言煩多不可應(yīng),上下忿爭(zhēng),故攘臂相仍引。攘,如羊反。臂,必寐反。
故失道而后德,言道衰而德化生也。
失德而后仁,言德衰而仁愛見也。
失仁而后義,言仁衰而分義明也。
失義而后禮。言義衰則施禮聘,行玉帛。
夫禮者,忠信之薄言禮廢本治末,忠信日以衰薄。
而亂之首;禮者,賤質(zhì)而貴文,故正直日以少,邪亂日以生。
前識(shí)者,道之華,不知而言,知為前識(shí),此人失道之實(shí),得道之華。
而愚之始。言前識(shí)之人,愚暗之倡始。
是以大丈夫處其厚,大丈夫,謂得道之君也。處其厚者,處身于敦樸。
不居其薄,不處身違道,為世煩亂也。
處其實(shí),處忠信也。
不居其華。不尚言也。
故去彼取此。去彼華薄,取此厚實(shí)。去,羌呂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