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異第四十一
上士聞道,勤而行之。上士聞道,自勤苦竭力而行之。
中士聞道,若存若亡。中士聞道,治身以長存,治國以太平,欣然而存之。退見財色榮譽,或于情欲而復亡之也。
下士聞道,大笑之。下士貪狼多欲,見道柔弱,謂之恐懼;見道質樸,謂之鄙陋。故大笑之。
不笑不足以為道。不為下士所笑,不足以名為道。
故建言有之:建,設也。設言以有道,當如下句。
明道若昧,明道之人,若暗昧無所見。昧,梅對反。
進道若退,進取道者,若退不及。
夷道若類,夷,平也。大道之人不自別殊,若多比類也。類,雷對反。
上德若谷,上德之人若深谷,不恥垢濁也。
大白若辱,大潔白之人,若污辱不自彰顯。
廣德若不足,德行廣大之人,若愚,須不足也。
建德若偷,建設道德之人,若可偷引,使空虛也。
質真若渝,質樸之人,若五色有渝淺不明。
大方無隅,大方正之人,無委曲廉隅。
大器晚成,大器之人,若九鼎瑚璉,不可卒成也。
大音希聲,大音猶雷霆,待時而動,喻常愛氣希言也。
大象無形。大法象之人,質樸無形容。
道隱無名。道潛隱,使人無能指名也。
夫唯道,善貸且成。成,就也。言道善稟貸人精氣,且成就之也。貸,吐代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