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安易持章第六十四
其安易持,其未兆易謀,其脆易浮,其微易散。為之於未有,治之於未亂。
方其未有,持而謀之足矣。及其將然,非浮而散之不去也,然猶愈於既成也。故為之於未有者上也,治之於未亂者次也。
合抱之木,生於毫末;九層之臺,起於累土;千‘里之行,始於足下。為者敗之,執者失之,是以圣人無為,故無敗;無執,故無失。
治亂禍福之來,皆如彼三者。積小以成大,圣人持之以無為,守之以無執,秘能使根自生,使禍自亡。譬如種苗,深耕而厚耔之,及秋自秾。譬如被盜,危坐而熟視之,盜將自那。世人不知物之自然,以為非為不成,非執不留,故常與禍爭勝,與福爭贅#1,是以禍至於不救,福至於不成,蓋其理然也。
民之從事,常於鸚成而敗之,慎終如始,則無敗事。
圣人知有為之害,不以人助天,始終皆因其自然,故無不成者。世人心存於得喪,方事之微,猶有不知而聽其自然者,及見其幾成而重失之,則未有不以為敗之者矣。故曰慎終如始,則無敗事。
是以圣人欲不欲,不貴難得之貨;學不學,復眾人之所過。以輔萬物之自然,而不敢為。
人皆徇其所歌以傷物,信其所學以害理。圣人非無歌也,歌而不欲,故雖歡而不傷於物。非無學也,學而不學,故雖學而不害於理。然后內外空明,廓然無為,可以輔萬物之自然,而待其自成矣。
道德經:
【第六十四章】其安易持,其未兆易謀,其脆易泮(pàn),其微易散。為之于未有,治之于未亂。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層之臺,起于累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為者敗之,執者失之。是以圣人無為,故無敗;無執,故無失。民之從事,常于幾成而敗之。慎終如始,則無敗事。是以圣人欲不欲,不貴難得之貨。學不學,復眾人之所過。以輔萬物之自然,而不敢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