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行無轍跡章第二十七
善行無轍跡,
乘理而行,故無跡。
善言無瑕謫,
時然后言,故言滿天下無口過。
善計不用籌算,
萬物之數,畢陳於前,不計而知,安用籌算。
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,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。
全德之人,其於萬物,如母之於子,雖縱之而不去,故無關而能閉,無繩
而能約。
是以圣人常善救人,故無棄人;常善救物,故無棄物,
彼方執算以計,設關以閉,持繩以結,其力之所及者少矣。圣人之於人,非特容之,又善救之。我不棄人,而人安得不歸我乎?
是謂襲明。
救人於危難之中,非救之大者也。方其流轉生死,為物所蔽,而推吾至明以與之,使暗者皆明如燈,相傳相襲而不絕,則可謂善救人矣。
故善人,不善人之師;不善人,善人之資。不貴其師,不愛其資。
圣人無心於教,故不愛其資;天下無心於學,故不貴其師。圣人非獨吾忘天下,亦能使天下忘我故也。
雖智大迷,是謂要妙。
圣人之妙,雖智者有所不諭也。
道德經:
【第二十七章】善行無轍跡,善言無瑕謫(xiá zhé),善數(shǔ)不用籌策,善閉無關楗(jiàn)而不可開,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。是以圣人常善救人,故無棄人;常善救物,故無棄物,是謂襲明。故善人者,不善人之師;不善人者,善人之資。不貴其師,不愛其資,雖智大迷,是謂要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