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德經(jīng) 辯德第三十三
辯德第三十三 知人者智,能知人好惡是為智。 自知者明。人能自知賢不肖,是為反。聽無聲,內(nèi)視無形,故為明。 勝人 … 閱讀更多
辯德第三十三 知人者智,能知人好惡是為智。 自知者明。人能自知賢不肖,是為反。聽無聲,內(nèi)視無形,故為明。 勝人 … 閱讀更多
任成第三十四 大道汜兮,言道汜汜,若浮若沉,若有若無,視之不見,說之難殊。汜,音泛。 其可左右。道可。左右無所 … 閱讀更多
仁德第三十五 執(zhí)大象,天下往。執(zhí),守也。象,道也。圣人守大道,則天下萬民移心歸往之也。治身則天降神明。往來于己 … 閱讀更多
微明第三十六 將欲吸之,必固張之;先開張之者,欲極其奢淫。吸,許及反。 將使弱之,必固強之;先強大之者,欲使遇 … 閱讀更多
為政第三十七 道常無為,道以無為為常也。 而無不為。侯王若能守,萬物將自化。言侯王若能守道,萬物將自化效于己也 … 閱讀更多
論德第三十八 上德不德,上德謂太古無名號之君,德大無上,故言上德也。不德者,言其不以德教民,因循自然,養(yǎng)人性命 … 閱讀更多
法本第三十九 昔之得一者,昔,往也。一無為,道之子也。 天得一以清,地得一以寧,言天得一,故能垂象清明;地得一 … 閱讀更多
去用第四十 反者道之動,反,本也。本者,道所以動,動生萬物,背之則亡也。 弱者道之用。柔弱者,道之所常用,故能 … 閱讀更多
同異第四十一 上士聞道,勤而行之。上士聞道,自勤苦竭力而行之。 中士聞道,若存若亡。中士聞道,治身以長存,治國 … 閱讀更多
道化第四十二 道生一,道始所生者。 一生二,一生陰與陽也。 二生三,陰陽生,和氣濁,三氣分為天地人也。 三生萬 … 閱讀更多
遍用第四十三 天下之至柔,馳騁天下之至堅。至柔者水,至堅金石,水能貫堅入剛,無所不通。騁,敕領(lǐng)反。 無有入無間 … 閱讀更多
立戒第四十四 名與身孰親?名遂則身退也。 身與貨孰多?財多則害身也。 得與亡孰病?好得利則病于行也。 甚愛必大 … 閱讀更多
洪德第四十五 大成若缺,謂道德大成之君若缺者,滅名藏譽,如毀缺不備也。缺,窺悅反。 其用不弊。其用心如是,則無 … 閱讀更多
儉欲第四十六 天下有道,謂人主有道也。 卻走馬以糞。糞者,糞田也。兵甲不用,卻走馬治農(nóng)田。治身者,卻陽精以糞其 … 閱讀更多
鑒遠第四十七 不出戶。知天下;圣人不出戶以知天下者,以己身知人身,以己家知人家,所以見天下也。 不窺牖,見天道 … 閱讀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