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德經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
古之善為道者,非以明民,將以愚之。 明謂多見巧詐,蔽其樸也。愚謂無知守真,順自然也。 民之難治,以其智多。 多 … 閱讀更多
古之善為道者,非以明民,將以愚之。 明謂多見巧詐,蔽其樸也。愚謂無知守真,順自然也。 民之難治,以其智多。 多 … 閱讀更多
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,以其善下之,故能為百谷王。是以圣人欲上民,必以言下之;欲先民,必以身后之。是以圣人處上而 … 閱讀更多
天下皆謂我道大,似不肖。夫唯大,故似不肖。若肖,久矣其細也夫。 久矣其細,猶曰其細久矣。肖則失其所以為大矣,故 … 閱讀更多
善為士者不武, 士,卒之帥也。武,尚先陵人也。 善戰者不怒, 后而不先,應而不唱,故不在怒。 善勝敵者不與, … 閱讀更多
用兵有言:吾不敢為主而為客,不敢進寸而退尺。是謂行無行, 彼逐不止。 攘無臂,扔無敵, 行謂行陳也。言以謙退、 … 閱讀更多
吾言甚易知,甚易行。天下莫能知,莫能行。 可不出戶窺牖而知,故曰甚易知也。無為而成,故曰甚易行也。或於躁欲,故 … 閱讀更多
知不知,上;不知知,病。 不知知之不足任,則病也。 夫唯病病,是以不病。圣人不病,以其病病,是以不病。
民不畏威,則大威至。無狎其所居,無厭其所生。 清靜無為,謂之居。謙后不盈,謂之生。離其清靜,行其躁欲,棄其謙后 … 閱讀更多
勇於敢則殺, 必不得其死也。 勇於不敢則活。 必齊命也。 此兩者,或利或害。 俱勇而所施者異,利害不同,故曰或 … 閱讀更多
民不畏死,奈何以死懼之。若使民常畏死,而為奇者,吾得執而殺之,孰敢? 詭異亂群謂之奇也。 常有司殺者殺。夫司殺 … 閱讀更多
民之饑,以其上食稅之多,是以饑。民之難治,以其上之有為,是以難治。民之輕死,以其求生之厚,是以輕死。夫唯無以生 … 閱讀更多
人之生也柔弱,其死也堅強。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,其死也枯槁,故堅強者死之徒,柔弱者生之徒。是以兵強則不勝, 強兵 … 閱讀更多
天之道,其猶張弓與?高者抑之,下者舉之,有余者損之,不足者補之。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,人之道則不然, 與天地合 … 閱讀更多
天下莫柔弱於水,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,其無以易之。 以,用也。其謂水也,言用水之柔弱,無物可以易之也。 弱之勝強 … 閱讀更多
和大怨,必有余怨, 不明理其契,以致大怨已至。而德以和之,其傷不復,故必有余怨也。 安可以為善。是以圣人執左契 … 閱讀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