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德經 第十六章 致虛極
致虛極,守靜篤。 言致虛物之極,篤守靜物之真正也。 萬物并作, 動作生長。 吾以觀復。 以虛靜觀其反復。凡有起 … 閱讀更多
致虛極,守靜篤。 言致虛物之極,篤守靜物之真正也。 萬物并作, 動作生長。 吾以觀復。 以虛靜觀其反復。凡有起 … 閱讀更多
太上,下知有之; 太上,謂大人也,大人在上,故曰太上。大人在上,居無為之事,行不言之教,萬物作焉而不為始,故下 … 閱讀更多
大道廢,有仁義; 失無為之事,更以施慧#8,立善道進物也。 智慧出,有大偽; 行術用明,以察奸偽。趣睹形見,物 … 閱讀更多
絕圣棄智,民利百倍;絕仁棄義,民復孝慈;絕巧棄利,盜賊無有。此三者以為文不足,故令有所屬。見素抱樸,少私寡欲。 … 閱讀更多
絕學無憂。唯之與阿,相去幾何?善之與惡,相去若何?人之所畏,不可不畏。 下篇為學者日益,為道者日損,然則學求益 … 閱讀更多
孔德之容,唯道是從。 孔,空也。唯以空為德,然后乃能動作從道。 道之為物,唯恍唯惚。 恍惚無形,不系之嘆。 忽 … 閱讀更多
曲則全, 不自見,則其明全也。 枉則直, 不自是,則其是彰也。 洼則盈, 不自伐,則其功有也。 弊則新, 不自 … 閱讀更多
希言自然。 聽之不聞名曰希。下章言道之出言,淡兮其無味也,視之不足見,聽之不足聞。然則無味不足聽之言,乃是自然 … 閱讀更多
跂者不立, 物尚進則失安,故曰企者不立。 跨者不行,自見者不明,自是者不彰,自伐者無功,自矜者不長。其在道也, … 閱讀更多
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。 混然不可得而知,而萬物由之以成,故曰混成也。不知其誰之子,故先天地生。 寂兮寥兮,獨立不 … 閱讀更多
重為輕根,靜為躁君。 凡物輕不能載重,小不能鎮大。不行者使行,不動者制動,是以重必為輕根,靜必為躁君也。 是以 … 閱讀更多
善行無轍跡, 順自然而行,不造不始,故物得至而無轍跡也。 善言無瑕謫, 順物之性,不別不析,故無瑕謫可得其門也 … 閱讀更多
知其雄,守其雌,為天下溪。為天下溪,常德不離,復歸於嬰兒。 雄,先之屬。雌,后之屬也。知為天下之先也,必后也, … 閱讀更多
將欲取天下而為之,吾見其不得已。天下神器, 神,無形無方也。器,合成也。無形以合,故謂之神器也。 不可為也。為 … 閱讀更多
以道佐人主者,不以兵強天下, 以道佐人主,尚不可以兵強於天下,況人主躬於道者乎? 其事好還。 為始者務欲立功生 … 閱讀更多